“北京故事”谱写改革开放华彩乐章
以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及其取得的治理效果为基础,北京要继续推进城市治理和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不断做大城市治理的效益和红利,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成为所有人参与并受益的民生工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40年来,中华民族行进在激越壮阔的复兴征程上,北京作为大国首都,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社会经济发展和各项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生动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史诗般进步。
40年来,北京坚定不移推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万亿元,是1978年的41.2倍,年均增长10%。北京经济发展实现了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减量集约转变,成为国内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2017年北京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406元和24240元,分别是1978年的170.8倍和107.8倍,年均分别增长8.1%和6.8%,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在新形势新时期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奋斗目标。在建设宜居之都的征程中,北京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市委书记蔡奇指出,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大城市病”还比较严重,影响了首都功能的发挥,影响了服务保障水平的提升。同时,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等还需下更大气力;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问题较多,保障改善民生、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北京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深层次上是功能太多带来的,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要把一些功能转移出去。近年来,北京大力推动发展模式深刻转型,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式粗放发展路径,构建“高精尖”做好“白菜心”,一般制造业企业、批发市场、物流中心有条不紊地疏解出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迈出了稳健坚实的步伐。
让北京的生态环境更加绿色宜居,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必须交出的答卷。近年来,北京污染减排领跑全国,提前动态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任务。绿色空间大规模增加,2017年与1980年相比,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2.8%提高到43%,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8%提高到48.2%。北京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持续改善,不断朝着天蓝地绿水清、环境友好、和谐宜居的目标迈进。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在繁荣向上的背后存在着不断叠加的治理矛盾,如果仅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增补,是远远不够的。近几年来,从胡同整治、棚户区改造,到缓解交通拥堵、治理大气污染,北京拿出“绣花”功夫大力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效果显著提升。
时间进入2018年,随着“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实施,北京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重大举措,一系列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在“哨声”中迎刃而解。以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及其取得的治理效果为基础,北京要继续推进城市治理和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不断做大城市治理的效益和红利,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成为所有人参与并受益的民生工程。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时刻,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北京故事”翻开了新的序章。回首往昔,取得的成绩已经载入史册,展望未来,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开创首都发展更美好的明天。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