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考行测如何突破,超长干货来了!

2020-11-10 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距离2021年国考笔试只剩十几天,最后的时间段里,行测的五大模块到底该怎么提高?在这最后的时间里,还有提分的可能吗?今天天津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就将立足这五个模块进行简要说明,着重点明备考关键点及误区。
 
  一、常识判断:零敲碎打勤积累
 
  关于行测中的常识判断,很多小伙伴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知道了就得分,恨是因为不知道的还好多。那么在平时备考过程中,到底怎样做到理性对待,而不是一下爱一下恨呢?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常识到底考什么。
 
  严格来说,常识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多方面。寥寥几句话概括,我们却要辛苦学习好一阵子。
 
  常识范围广、内容多、知识点杂,且属于那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题目,要说快速解题方法,除了万能排除法经常用到,也没有特别靠谱的方法能让我们直接定位到正确答案。所以,要想在常识这一块拿到好分数,每天坚持积累就非常重要。
 
  具体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
 
  一是通过听课直接积累知识。比如古代历史、中国地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系统的掌握一些必知必会的常识,课上呈现出来的内容都是通过历年真题梳理出来的常考,或很可能考的知识点,因此在听课时要尽可能的进行积累和记忆。
 
  二是通过做题来间接积累。在平时做常识题目时,不是只对一下答案就草草了事,而是应该积累每一个选项。因为观察往年真题,多次出现过选项中的“非答案选项”再次作为考点出题,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
 
  有些小伙伴常常抱怨,我做了好多题,可就是提不高。刷题真的是在精不在多的,如果在数量和质量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一定是优先质量的,利用备考的间隙每日积累一道常识真题。
 
  另外,常识判断当中也会考到最近的一些时事动态,这就需要大家多关注一些社会现象,思考一下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一些国家最新政策,国家重要领导人在重要会议上的发言等。
 
  当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要求自己瞬间记住,显然这也不现实,就当十万个为什么来看,零敲碎打的记住一些就行。要的是广度,而不是深度,看得越多,遇到考点的概率就越大。
 
  而且,考试都是选择题,对一个选项能有点印象就有可能排除一个错误选项。通常考前一天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刷题也很难静下心来,这个时候也可以突击看下常识,把能找到的常识资料,特别是时政都浏览一遍。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快速找准考点
 
  言语理解主要包括片段阅读、逻辑填空,题量一般是35-40道,题目数量多,阅读量大,分数占比较高。但很多初学者容易认为这个题型不难,没有足够重视,因为大家都认为这种题型类似我们小学开始接触的语文题目,因此掉以轻心,又或者认为练来练去正确率都提升不上去,因此转移了备考重心。其实,这样想的话,就错失了好好利用这个部分拉开分差的好机会。
 
  (1)逻辑填空
 
  考查词汇与所给材料尽可能匹配,在词义和语境上都要保持一致性。大家的误区一般在于以下两点:
 
  ①纯粹靠语感做题;
 
  ②词汇累积量不够,且不会对近义词汇进行辨析。
 
  因此,逻辑填空的提升关键:在充分分析语境的基础上结合词义的辨析确定最优选项。词汇积累是基础,语境分析是能力。建议准备一个小本子,最好是能够随身携带的那种,每天记录一些常考近义词组和成语的解析,不是去背诵,而是根据词组之间的区别学会使用组词法、造句法去熟悉相关词语的用法。
 
  语境的提升在于将某个词语代入文段多读、多思、多分析。例如,做过的真题,我们可以做完之后回过头去,将正确选项代入原文反复阅读,读着读着,正确的语感就慢慢培养出来了。但切忌将错误选项代入原文反复阅读,这样会进一步加深对错误选项的不确定性,从而动摇正确的语感认知。另外,有些词语有着固定的搭配对象和适用范围,在书本上、生活中会经常运用,这些需要我们注重积累。
 
  (2)片段阅读
 
  这类题型的解题要点在于快速理解文段含义,导致很多考生在做题时由于时间不够无法准确理解文段含义而选错答案。因此,有很多考生做这类题目时,容易产生主观臆断的错误,或是将题目当做文学来研究。
 
  而提升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做题得注重从原文实际出发,不能代入过多主观因素;
 
  其次,不能太纠结,也就是不能钻牛角尖,抠字眼;
 
  第三,言语题除了掌握技巧以外,正确语感的培养也很重要。建议平时看文章时对每一篇文章都要充分理解,尝试着判断作者每个段落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还要充分利用好课后练习和课堂例题、历年真题,好好把握文段材料,如此片段阅读的理解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言语理解不能仅凭感觉和经验做,要重视技巧的学习,越主观的题越要重视客观的规律,并试着用到做题中去,特别是不能快速锁定答案时,回想一下我课上的一些技巧,找到选择的依据,慢慢地提高稳定性和正确率。
 
  比如片段阅读的主旨概括题,从历年真题来看,材料常见的有观点类和对策类两种行文脉络,尤其是后者,文段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是很容易分析的,如果问法是“意在说明/意在强调”等,基本就是看表述对策的选项了,其实做题时是很快的。
 
  国考这一部分一般是40题,争取在30-35分钟完成,正确率不低于80%,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
 
  三、数量关系:三种能力,三点要求
 
  数量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推理,一类是数学运算。大部分行测考试已经不考数字推理了,数学运算是必考的。当然,具体考与不考,要看考纲的要求。而对于行测数学运算的备考,一定要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
 
  1、正确且积极的心态
 
  很多同学其实都有些畏惧“数学运算”,好不容易听懂一些知识点,但在具体练习的时候,偏偏又错误频出,从而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想学,越来越想放弃(这里也是提醒一句,放弃数学运算,你基本难以考到70分)。
 
  其实,很多考卷上,数学运算有60%左右的题是相对简单的,基本经过系统学习,能够坚持下来,不粗心大意的备考者都能够做对。这里要求至少经过系统学习,是因为数学运算各类考点都可能出得容易,或者出得较难。
 
  为此,如果能够持有着正确且积极的心态,不畏难,数学运算拿到至少70%的分并不难。
 
  2、判断试题难易程度的能力
 
  第1点中其实也谈到了数学运算难易题的一个基本分布,但由于各类考点都有可能出难题,为此,具备基本的试题难易程度的判断能力也是必须的。
 
  在时间不是很充裕的前提下,针对难题,凭感觉快速选选项,针对相对简单的题,耐心、细心,这样才能确保较高的答题效率。
 
  3、运用恰当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的能力
 
  数学运算的公式和方法要学懂并不难,最难的是如何运用,尤其是对公式不熟悉、方法不熟练的时候,这就需要有足够练习的支撑。
 
  至于练习的量,大家也不需要额外去找题乱做了。课堂例题、课后练习、VIP训练中的试题、模考卷,有这四个方面的试题就已经够了!
 
  如何培养好上述谈到的三种能力呢?接下来就跟大家谈数学运算备考的三点要求:
 
  (1)前期练习的时候可以慢,别急,一定要搞懂为什么
 
  每一个人都是先经历爬、走,最后才能逐渐学会跑,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但大家一旦面对数学运算,就开始糊涂了起来。
 
  对于数学运算,前期练习的时候,慢一点没关系,不用急,只要你搞懂了为什么,再多遇到相似的题型之后,考场再遇到,一定是能够快速选对答案的。
 
  (2)后期做整卷时不要拖:
 
  该代入时代入,该比例时比例,该特值就特值…很多考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考完后一看解析极为懊悔,懊悔于自己为什么自己当时在考场上没有想到这种方法,这其实就是平时在整卷练习时不够果断,不敢用学了的方法技巧的问题。
 
  为此,大家在后期做整卷练习时,面对数学运算题,一定要敢于使用学过的方法技巧去解题,且也一定要认识到,行测的每一道题目,肯定都是有方法技巧做支撑的。
 
  (3)别盲目去“怪罪”数学运算,没时间做可能不是数学运算的错
 
  很多考生常常反映,最后已经没有时间去做数学运算了,但这显然不是数学运算的错,而恰恰是因为其它题型学得还不够好,没有给数学运算预留更多的时间。
 
  为此,想在数学运算这拿到更高的分数,少不了也要学好其它题型。
 
  只要能在考前始终坚持,数学运算一定会进步。
 
  四、判断推理:快速定位,不纠结
 
  判断推理主要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一般有35-40题,占题目总量的30%左右,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判断推理,在做题时,需要快速定位题型,及相应的考点,并梳理出相应的技巧去分析、判断。
 
  1、图形推理
 
  刚开始接触,会觉得图形推理杂乱无法,毫无头绪,其实梳理归类,基本考点无外乎四类:
 
  ①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考元素平移、旋转或翻转;
 
  ②图形构成元素相似的,考叠加或遍历;
 
  ③图形构成元素看似凌乱的,考属性或数数;
 
  ④立体图形。
 
  前两种是比较简单的,学习的重点是后两种,其中第三种包含的知识很多,出题变化空间比较大,特征图形的识别需要一定的功底。第四种难在技巧的理解,而不是使用,需克服自身空间想象力不强的畏难情绪,动手实践来理解技巧的每一个规律,再使用技巧就不会有那种晦涩或不确定的感受了。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上面这道例题,就属于第一类,考查移动(位置变化)。除去底部不变的“格子”外,图中只有两种元素,圆圈和三角形,两种元素的移动规律都很明显,我们可以任选一种元素先分析。
 
  先从三角形入手,发现三角形每次都是顺时针移动两格,因此从图五到问号中的图形,三角形也要顺时针移动两格,只有C符合,基本锁定答案为C项。
 
  再快速验证下圆圈的移动规律,依次逆时针移动3格,C符合,确定答案为C。(若时间紧张,根据三角形的移动规律直接选C,不验证圆圈规律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样的题规律是很明显的)。
 
  对于图形推理,一定要先整体观察图形特征,整体观察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看能否根据属性锁定答案。
 
  二是观察图形的简单复杂程度和元素构成的特点。
 
  比如每个图形都有数量不等的封闭区间,那就先数面看看,如果图形都是有几条交叉的线段构成,则先考虑数点和数线。整体观察不出来,则要注意从个别特征图形入手,比如题干图形中有五角星或日字变形,那么很可能考一笔画,再比如题干每个图形的某个位置都出现一个小圆,那么考查功能元素相对位置的可能性就很大。
 
  六面体重构的题目,基本要求是保证折起来的纸盒子和拆开的完全一致,要保证它们一致,首先要保证相对面和相邻面一致。
 
  所以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就是分析相对面和相邻面。相对面比较简单,学习完后就可以立即上手,而相邻面的难度较大,一般常用的解题技巧有三种:公共边法、公共点法、时针法。这些技巧的学习和运用都不难,通过课上的讲解基本都能听懂,只是实际运用时,有些题目的六个面太过相似,导致在做题时容易“看走眼”,此时也可以用最笨的一种方法—橡皮法,但这个比较费时,一般不建议。不如练题时养成给六个面都标上序号的好习惯,遇到有相同面的时候,把可能出现的面的组合写出来,再一个一个排除,最终锁定正确答案,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用的思路。
 
  图形推理基本考法并不复杂,但是命题人很喜欢在这个题型上搞创新,所以要求我们多做题,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培养敏感度。一些创新题其实就是常规题的解题思路的运用。
 
  2、定义判断
 
  例题:
 
  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
 
 
  例题是说明了瓿的定义,考查描述和图片的对应。我们抓住“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描述信息,并结合排除法。A、C均有颈,排除;D项不是广肩、大腹,排除,故答案为B。
 
  定义判断本身并不是难题,但是有些同学因为不得其法,学得很痛苦。任何题型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然后掌握正确的技巧,定义判断也是如此。
 
  定义判断的知识无外乎了解常见的概念,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知识储备有差别,但是对于学渣,最终决定差距的不是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学渣会因为天然的自卑而把每个题目都看得很神圣,恨不得把每个字都收进眼里,吞进胃里,导致做题速度很慢。
 
  定义判断的基本解题步骤应该是这样的:
 
  ①先看看考查的概念是否了解,比如说“正当防卫”,你知道“正当防卫”的意思,那就没有必要去仔仔细细地读了,快速浏览,把关键词圈一下即可。
 
  ②注意审题,看清楚是问“属于”还是“不属于”。
 
  ③分析选项,除了注意对照定义的关键词外,还要注意选项间的对比,特别是“不属于”的,那么肯定有三个非常相像,差别最大的那个是答案。
 
  ④另外要注意,遇到陌生的概念,不要慌,认真读,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理解到什么程度,能理解的部分圈画一下。认真看选项,选项是根据定义设置的,都在不同程度的解释定义,所以一般分析完选项,也就理解了定义,答案也就出来了。要大胆运用常识,对比选项,择优选择,无需过于纠结。
 
  3、类比推理
 
  左手:右手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 黑色:白色
 
  B. 幸存者:遇难者
 
  C. 晴天:阴天
 
  D. 老人:孩子
 
  首先分析题干,一般正常的人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手,因此题干中的两个词是矛盾关系。A选项,颜色除了黑色和白色,还有黄色等;C选项,天气除了阴天和晴天,还有雨天等;D选项,从年龄上看,除了老人和孩子,还有青年等;因此,这三项中的两个词语都为并列关系。而B选项,事故中只有幸存者和遇难者,二者为矛盾关系,与题干一致,故答案为B。
 
  从形式上来说,类比推理是行测中最简单的题型,没有大段的文字要阅读,没有复杂的计算,没有让人头晕的推理。但是个别同学并不能拿到高分。
 
  问题有两个:
 
  ①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类比推理,滥用造句法等技巧
 
  类比推理考查的是概念间的关系,造句法等是找到它们内在关系的技巧,可能会找对,也可能会找错。因为关系不同的词语可以造出类似的句子,比如张三喜欢李四,张三也喜欢王五,但是张三和李四,张三和王五的关系不一定是一样的,张三可能和李四是朋友,而和王五是恋人。拿到题目建议先根据常识寻找逻辑关系,如果找不到关系,再用造句法、对比词性等技巧。
 
  ②钻牛角尖
 
  两个词从不同的角度也许有不同的逻辑关系,要从最合乎情理、常识、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否则就会陷入个人思维。比如我们一般认为母鸡才能下蛋,有同学非认为公鸡也能下蛋,还说自己家就养过这种鸡。
 
  跟定义判断一样,做类比推理时,我们要知道它考查什么,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还是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成语结构、语义关系等,难点在于考查范围宽广,重点在于我们要快速定位考查要点,一击即中。
 
  4、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分为两种题: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的考点之一是命题特征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建议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
 
  比如条件命题A→B的推理规则:“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否前不一定能否后,肯后不一定能肯前”。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
 
  如果是我的女朋友,就一定是个女的。根据条件命题翻译规则,可以把这个例子翻译成:我女朋友→是女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怎么推理?
 
  第一,有个人是我的女朋友,那她肯定是个女的,这就是肯前肯后。
 
  第二,一个人不是女的,他就肯定不是我的女朋友。这就是否后否前。
 
  第三,一个人不是我的女朋友,那么,这个人可能是女的,也可能不是。这就是否前不一定能否后。
 
  第四,一个人是个女的,那么,这个人不一定是我的女朋友,这是肯后不一定能肯前。
 
  理解后熟记,以后再碰到考查条件命题推理规则的题目,就可以快速做了。
 
  必然性推理的另外一类考点是朴素逻辑,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推理规则,而且还很能检验一个人的分析推理能力,所以相对来说其实比一般的翻译推理题的综合难度要更大,毕竟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学习难得多。但也不要担心,朴素逻辑的考题中简单和中等难度题目居多,难题偏少,掌握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这三大万能利器,学会借助表格、不等式等工具做题,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的题。
 
  可能性推理主要考查加强削弱,这部分内容在一般的行测卷中基本占据了逻辑判断的半壁江山。这类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综合性较强,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其实削弱加强的基本套路并不难掌握,一般同学在系统学习后都能保证较高的正确率,但如果想稳定在90%及以上的正确率,只学基本套路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梳理,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才是学到位了。这需要大量的训练积累解题经验,当你把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完全内化于心,运用自如的时候,也就不会再有“这道题BC中应该选C吧”这种纠结时刻了,答案是C,哪怕你不能确定B的错误原因是什么,但你就是知道要选C。
 
  五、资料分析:注意使用运算技巧
 
  资料分析是大家行测突破70+的核心关键。如果考查20题,一般有10道以上都需要计算,小数、百分数、大数字计算都是常见的,所以,资料分析一定要掌握相应的运算技巧,尽量做到少动笔算也能选对答案。
 
  大家备考资料分析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主要有这样三类:
 
  ①提取所需数据的速度较慢,准确度不高。
 
  ②对公式掌握不牢,反应慢。
 
  ③估算能力依旧薄弱。
 
  解决方式如下:
 
  ①不背公式,多推导公式,勤思考,一个式子细微的变化也可能提高解题速度。
 
  ②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不多,就文字、图、表或者综合类,要培养快速浏览关键信息的好习惯。
 
  ③先粗读材料后读题,做题时不要急,应有条不紊,记关键信息,及时勾画重要概念和术语,图表类小心单位。
 
  ④做具体题目时,先看式子和选项,再确定估算思路,不硬套,多试,错了不要紧,至少知道了不适合。
 
  资料分析一般计算类题目数量占比不少于50%,为了加快做题速度,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速算技巧。而且,资料分析的基本运算技巧主要包括:
 
  (1)重视选项
 
  选项是能传递出来很多信息的,选项的大小,选项之间差距的大小,甚至有些选项通过常识、通过题干直接就可以排除,因此要先看选项。
 
  (2)百分数或者小数尽量转换成分数
 
  例如16.7%=1/6,14.3%=1/7,37.5%=3/8,这样的分数和小数的对应关系,记得越多越好。
 
  (3)多用估算和最巧妙的解题思路。
 
  估算是节省时间的不二法门,但是估算时的模糊程度多大,这就要结合选项了,如果选项之间差异很大,那完全可以大胆去估,不用担心结果会和两个选项都近似。
 
  但注意!这里说的选项之间差异大,不是简单地看数字相差多少,更多地是分析两数差所占比例,即“(A-B)/B”的值,比如两个选项是5和2,(5-2)/2=3/2=150%,虽然两者的数字差是3,看似很小,但比例却有150%,说明这两个选项差异大。再比如两个选项是150和160,虽然相差10,但(160-150)/150=1/15,这个比例偏小,说明差异不那么大。
 
  一般来说,我们会以比例10%来做一个判断,大于10%一般认为就是两个选项差异是比较大的。当然,这是一般情况,偶尔也有特例。
 
  估算是用在计算上,巧妙的解题思路就是用在出题思路,看出题人的出题特征,根据经验,结合特征,如果你能直接选用最便捷的解题思路,那就能比其他人快人一步。比如,间隔增长率这样的考点,搭配使用间隔增长率公式和估算方法,就能秒杀正确答案。
 
  以上,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
 
国考上岸,选择正确的教材是关键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程全面上线
 
为助力广大考生一次成“公”

  购买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程+提分手册的考生,福利来了!

有买就送价值360元的配套资料,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

配套公务员考试教材5本,提优精简30%复习内容,全面淬炼考生的题感和解题速度,提高考生40%复习效率
 
\

配套还有快速提分手册1本,让你快速掌握出题规律,提炼解题技巧,强化提升10%的解题时间
以20天快速提分为目标,为考生在考场争取时间,助力快速“拿分”。

\
 
  赠送200+课时培训课程
 
  赠送20000题在线刷题
 
  赠送200多套真题在线模考
 
  赠送PK互动练习
 
  赠送考前冲刺模拟卷电子版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