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民法之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2023-09-12 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包含哪些知识?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天津公务员考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民法之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民法之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一、诉讼时效的中止。

  1、诉讼时效的中止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出现法定事由,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停止计算。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小口诀:地震被绑、父母双亡、无儿无女。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

  1、诉讼时效的中断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行为,使已经进行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待法定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又重新开始计算。

  2、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事由: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小口诀:我要钱,你同意,走程序。

  三、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对比。

  1、时效中止:客观性、暂时停止、再给六个月、最后六个月内。

  2、时效中断:主观性、重新起算、再给三年、时效期间内。
\ 刷题巩固,趁热打铁
  
  1、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当事人提起诉讼

  B、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C、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D、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A、B、C项正确,均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D项错误,《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发生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故发生不可抗力不会导致诉讼中断。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小编提醒





  如果你想报考公务员,要注意:公务员考试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高分入面等情况数不胜数。历年天津市考笔试科目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需要备考的考生可参考——2024年天津公务员考试教程,讲解清晰,指导明确,适用于2023年天津公务员考试备考。以实力迎考。祝愿大家早日走上理想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你还不抓紧时间把握机会?
\
  \立即购买          

分享到

切换频道